七八、聲聲慢
〔題考〕
【填詞名解】:「宋 蔣捷賦﹝秋聲﹞,俱用『聲』字收韻,故名。案詞以『慢』名者,慢曲也;拖音梟娜,不欲輒盡。」據張炎云:「有法曲,有大曲,有慢曲;若曰法曲,則以倍四頭管(即篳篥)品之,大曲則以倍六頭管品之,惟慢曲,引、近,名曰小唱。」是此為慢曲;蓋別有﹝聲聲令﹞也。
〔作法〕
本調九十七字。本作多用疊字,以仄作平。學者不善用變聲,儘可於作平處徑用平聲字填之也。【詞律】云:「易安所作,用字奇橫,而不妨音律,故卓絕千古;人若不及其才,而故學其筆,則未免類狗矣。」此應慎於傚學者也。首句四字,他作皆不起韻,與第二句四句對偶。第三句六字起韻,第四字亦可作平;而第五字例不可仄。第四、五句,本調原作上六下四,然他家皆於第四字斷句,皆作上四干六,故仍之。第六句六字,第四字應用平聲,第五字可平可仄。第七句七字,上三下四,第二字當用平聲。第八句三字,全仄。第九句九字,他詞皆作兩四字句加一豆,獨本作為上三下六;(「卻」「舊」二字可平)惟語氣一氣呵成,固可不拘耳,後闋換頭。起六字協,第五字可仄;顧他詞多有不協韻者。第二句九字,上三下六,為平仄仄,平平仄平平仄;然亦有作仄平平,仄仄仄平仄仄者,稼軒詞是也。(是傳家合在玉皇香案)第三至第七句,與前闋第四至第八句同。末句七字,上三下四,第二、三字例當作平;下四字例為平仄仄仄,不可移易也。(亦有作九字句,與前闋同者,見﹝惜香樂府﹞。)
尋尋覓覓,(第一"覓"字作平,他本作仄)
◇◇◇◆
冷冷清清,
◆◆◇◇(句)
淒淒慘慘戚戚。(第一"戚"字作平,他本作仄)
◇◇◆◆◇▲(仄韻)
乍暖還寒時候,
☉◆◇◇◇◆(句)
最難將息。
◆◇◇▲(協仄韻)
三杯兩盞淡酒,("盞"作平)
◇◇◆◇☉◆(句)
怎敵他、("敵"作平)
◆◇◇(豆)
晚來風急。
◆◇◇▲(協仄韻)
雁過也,
◆◆◆(句)
正傷心、
◆◇◇(豆)
卻是舊時相識。
◆◆☉◇◇▲(協仄韻)
滿地黃花堆積。
◆◆◇◇☉▲(協仄韻)
憔悴損、
☉☉☉(豆)
而今有誰忺摘。
☉☉◆◇☉▲(協仄韻)
守著窗兒,
☉◆◇◇(句)
獨自怎生得黑。("獨"、"得"作平)
☉◆☉◇◇▲(協仄韻)
梧桐更兼細雨,
◇◇◆◇☉◆(句)
到黃昏、
◆◇◇(豆)
點點滴滴。(第二"點"、第一"滴"作平)
◆◇◇▲(協仄韻)
這次第,
◆◆◆(句)
只一個、("一"、"個"作平)
◆◇◇(豆)
愁字了得。
◇◆◆▲(協仄韻)
(◇平聲 ◆仄聲 ☉可平可仄 △平韻 ▲仄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