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九、南鄉子
〔題考〕
南鄉即南國,唐人稱南中。本詞初為單調,創於歐陽炯;【詞律】所收,有其二十七,二十八字兩首。如「路入南中,恍榔葉暗蓼花紅;兩岸人家微雨後,收紅豆,纖纖抬素手。」固為本意也。迨馮延已始添作雙調,成今體之五十六字。歐陽修前後首句俱減為四字,名﹝減字南鄉子﹞。
〔作法〕
本調五十六字。首句五字,與﹝浪淘沙﹞首句同,第二句為仄起平韻之七言句,而第三字不能作仄。第三句為七言仄句,不用韻;句法與﹝浪淘沙﹞第四句同。第四句為兩字句,例用平平,協韻。末句與第二句同。後闋概同前闋。
南鄉子‧春閨 孫道絢
曉日壓重檐,
☉◆◆◇△(平韻)
斗帳春寒起未忺。
☉◆◇◇◆◆△(協平韻)
天氣困人梳洗懶,
☉◆☉◇◇◆◆(句)
眉尖,
◇△(協平韻)
淡畫春山不喜添。
☉◆◇◇◆◆△(協平韻)
閒把繡絲撏,
☉◆◆◇△(協平韻)
認得金鍼又倒拈。
☉◆◇◇◆◆△(協平韻)
陌上遊人歸也未,
☉◆☉◇◇◆◆(句)
懨懨,
◇△(協平韻)
滿院楊花不捲簾。
☉◆◇◇◆◆△(協平韻)
(◇平聲 ◆仄聲 ☉可平可仄 △平韻 ▲仄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