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三、望海潮
〔題考〕
望潮,本為海中蟹屬,小如膨螖,殼白;潮欲來,舉螯如望,不失常期,俗名招潮。見【山堂肆考】及【臨海異物】志。又【蟹譜】:「蟹之類,隨潮解甲,更生新者,故字從「解」。又蟹名有望潮者,解甲之徵也。」可知本詞初為詠望潮而得名也。
〔作法〕
本調一百零七字。首、次為四字對句,不用韻,「地」「韓」可平可仄。第三句六字起韻,第一、三兩字平仄不拘。第四、五句亦為四字對句。上句為平仄仄平,第一字可仄。下句為平平仄仄,不能移易。第六句六字協韻,句法與第三句同。第十句為五字句,與﹝水調歌頭﹞第二句同。第八、第九句,亦即上五下四之九字句;上應作上一下四,與下不啻四字對句而加一豆。此處「陣」「截」「霜」三字,俱可平可仄。第十句四字,不用韻,第一字可仄。末句七字協韻,作仄平平仄仄平平,與通常七言句不同,乃係定格也。後起六字,與前闋第三、第六句均同,惟平仄不能動。次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,與前第八、九句同。以下句法,全同前闋,惟末句十一字,上六下五,與前七字句異;而第一字可用平。
望海潮‧凱旋舟次 折元禮
地雄河岳,
☉◇◇◆(句)
疆分韓晉,
◇◇☉◆(句)
潼關高壓秦頭。
☉◇☉◆◇△(平韻)
山倚斷霞,
☉◆◆◇(句)
江吞絕壁,
◇◇◆◆(句)
野煙縈帶滄洲。
☉◇☉◆◇△(協平韻)
虎旆擁貔貅,
☉◆◆◇△(協平韻)
看陣雲截岸,
◆☉◇☉◆(句)
霜氣橫秋。
☉◆◇△(協平韻)
千雉嚴城,
☉◆◇◇(句)
五更殘角月如鉤。
◆◇◇◆◆◇△(協平韻)
西風曉入貂裘。
◇◇◆◆◇△(協平韻)
恨儒冠誤我,
◆◇◇☉◆(句)
卻羨兜牟。
☉◆◇△(協平韻)
六郡少年,
☉◆◆◇(句)
三關老將,
◇◇◆◆(句)
賀蘭烽火新收。
☉◇☉◆◇△(協平韻)
天外嶽連樓,
◇◆◆◇△(協平韻)
掛幾行雁字,
◆☉◇☉◆(句)
指引歸舟。
☉◆◇△(協平韻)
正好黃金換酒,
☉◆◇◇◆◆(句)
羯鼓醉涼州。
◆◆◆◇△(協平韻)
(◇平聲 ◆仄聲 ☉可平可仄 △平韻 ▲仄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