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九、東風第一枝
〔題考〕
詞名係指梅。唐德宗【中和節】詩:「東風變梅柳,萬彙生春光」。朱熹詩:「今日清江路,寒梅第一枝。」又:「橫出天香第一枝」。張雨詩:「袖得瑤臺第一枝」綜上各詩,東風即春風,第一枝為梅花;春風所被,第一枝頭,梅花先放,故曰東風第一枝。詞名義本於此。
〔作法〕
本調一百字。起為四字對句,與﹝瑣窗寒﹞起句同。第三句六字起韻,句法與﹝聲聲慢﹞第三句同。第四、第五為六字對句,「陽」「紅」二字可仄。第六句四字,不用韻,第三字可用仄。第七句七字,協仄韻;句法上三下四,第二、三、四字俱可平仄不拘。結為六字兩對句,而冠一「是」字以領之;「斜」「花」「外」三字俱可仄可平。後闋起二句,亦為七字對句,句法俱上三下四,而平仄不能移易。以下句法,與前闋第四句以下相同。
東風第一枝‧憶梅 張翥
老樹渾苔,
◆◆◇◇(句)
橫枝未葉,
◇◇◆◆(句)
青春肯誤芳約。
◇◇◆◆◇▲(仄韻)
背陰未返冰魂,
◆◇◆◆◇◇(句)
陽梢已含紅萼。
☉◇◆◇☉▲(協仄韻)
佳人寒怯,
◇◇☉◆(句)
誰驚起、
☉☉◆(豆)
曉來梳掠。
☉◇◇▲(協仄韻)
是月斜花外么禽,
◆◆☉☉◆◇◇(句)
霜冷竹間幽鶴。
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雲淡淡、
◇◆◆(豆)
粉痕漸薄。
◆◇◆▲(協仄韻)
風細細、
◇◆◆(豆)
凍香又落。
◆◇◆▲(協仄韻)
叩門喜伴金樽,
◆◇◆◆◇◇(句)
倚欄怕聽畫角。
☉◇◆◇☉▲(協仄韻)
依稀夢裡,
◇◇☉◆(句)
記半面、
☉☉◆(豆)
淺窺珠箔。
☉◇◇▲(協仄韻)
怎時得重寫鸞箋,
◆◇☉☉◆◇◇(句)
去訪舊遊東閣。
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(◇平聲 ◆仄聲 ☉可平可仄 △平韻 ▲仄韻)